纺服网--纺服传媒:专注于纺织服装快讯、要闻、行情、数据、政策、产经、人物、展会、赛事和趋势等纺织服装产业报道
  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服装 > 产经 > 正文

中小服装企业引进智能制造前,一定要先考虑这几个问题!

2020-07-30 23:21   来源:纺服网

  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,正在引发制造业制造模式、制造流程、制造手段和生态系统等重大变革。智能制造无疑是当前产业界、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。

  智能制造是当今时代先进制造过程、系统与模式的总称,以精益制造体系为基础,通过设计、供应链、制造、质量控制、销售、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,实现最优的质量、成本和交货期。

  但概念易讲,落实不易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智能制造仍路漫长而修远,应理性对待。

  智能制造的目的

  如果把智能制造理解为机器换人、工业软件、传感器等一大堆技术手段的应用,那就是本末倒置。智能制造的目的既不是制造过程本身,也不是“智能”手段的运用。其核心目的只能是提升制造效能,在效率、成本、质量上能够有力地参与行业竞争。这才是智能制造的“王道”,信息科技只是“术”的层面问题。

  对制造而言,机器人、人工智能都是的吹起来且正在漂浮的泡泡,都是IT厂商卖大力丸的假把式。因此中小企业在拥抱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冷静思考,不要陷入到人云亦云、盲目追风的潮流中。

  企业是否适合智能制造?

  智能制造需要与行业性质匹配。对于流程性行业,智能制造因中间生产环节短、自动化程度高而被成功应用,风险也很低

  但是对于多数离散制造行业来说,制造系统非常复杂。如传统的机械制造、零部件加工、装备制造行业等,其生产形态多是相对独立的车间、工序与机床,连线化生产较弱。工艺流程复杂、生产环节链条漫长,人员技能依赖性较高,不可能完全实现机器换人。

  从企业规模来看,很多中小企业多在百人规模,企业的数控设备尚未全面普及、生产现场的网络实施也不完善、ERP软件未上或应用效果一般、基础数据不准确、信息化人才缺乏、配套管理机制也跟不上,这个时候就奢谈工业云、大数据,无疑是好高骛远、揠苗助长。

  投入成本是否可以承担?

 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朱海说:“很多人以为的智能制造就是买很多自动化设备,引入机器人,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”。

  智能制造如果只是物理设备的堆砌,那一定做不好;智能制造如果仅仅是想要套取政府的补贴,那就更失去了意义。

  智能制造因为投入较高,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,进行充分论证,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:建设的目的是什么?投入后会解决哪些实际问题?设备、软件与人工投入的成本是否可控?后期维护的成本有多大?投入产出的效益是否划算……

  企业冲动之下,应用了很多高大上的智能制造软硬件系统,常常是喧嚣一时,却又归于沉寂。但要知道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、也没有政府补贴,这种沉没成本恐怕难以承受。

  是否具备实施的文化基础?

  文化是由企业内部一系列制度、工作习惯构成,并由全员所体现的思考与行为方式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,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,我们不能只在智能制造的概念中,更不能忽略对人的关注。

  人是企业文化落地的载体,人在智能制造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作用,是国内企业忽视的一个盲点。我们在选择自动化设备时,是否考虑了人员技术能力的匹配度;我们在实施了ERP、MES之后,为什么并未看到效率的提升;我们追逐热点,上了APS高级排程系统,订单交付率为何提升有限?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,信息化系统与人之间是何种关系?

  大规模定制化的智能制造背景下,企业把大量的智能化设备、软件投入到现场时,实际上改变了传统“人机料法环”的资源格局。应用智能制造的企业未来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人机协作的机制,这种新机制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,概括来说有几个明显变化:

  决策机制的变化

  从人的决策逐渐转变为信息化工具辅助决策,人与数据决策的关系平衡是难点。

  协作机制的变化

  “人—人”交互,变为“人—机”、“机—机”的交互方式,生产现场协作沟通方式、信息传递效率,对原有组织形态与业务流程带来变革需求。

  执行层面的变化

  从人接受人指挥,变为人部分甚至全部接受系统(数字化)指挥,人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弱化,如产品设计、生产计划、任务派工;但在某些方面又会强化,如分析、决策、调度、组织、管理。如何评价人的绩效、评估设备机器的效率,提升生产现场资源执行力,具有很多组织伦理上的新挑战。

  坦率地说,国内多数中小企业制造工人、管理人员的素质,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。无论是责任心、知识储备、技能水平,以及对于信息化工具的掌握,仍将是长期面临的挑战。同时,组织结构、管理流程、薪酬模式、管理创新,也要同步于智能制造的步伐。面对智能制造带来的变化,显然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准备好。

  智能制造是方向,更是一个过程。中小企业信息化刚刚起步,不能盲目拥抱智能制造,妄想一蹴而就。应坚持以制造为核心,分板块分阶段地向智能化靠近。

编辑:frank

产经排行榜

// 热门标签